油墨的密度過大,主要是因為油墨中顏料的密度大所致。在印刷過程中,由于連結料無法帶動密度過大的顏料顆粒一起轉移,使顏料等固體顆粒堆積在墨輥、印版、或橡皮布表面,形成堵版現象。特別是在高速印刷或油墨稀度較大時,使用密度大的油墨更容易出現這種現象。同時,密度大的油墨與密度小的油墨混合使用時,若二者差距過大,容易產生墨色分層現象。密度小的油墨上浮,密度大的下沉,使油墨表面的顏色偏向于密度小的油墨,底部油墨的顏色則偏向于密度大的油墨。一般情況下,印刷油墨的密度在1g/cm3到2.25g/cm3之間。






油墨注意事項:
1. 確定客戶用那種方法印刷(如移印、網印,而網印要注意分清目數、膜厚…等),針對正確印刷方式才能調配出所需的顏色。
2. 確定客戶如何干燥。(因溫度 、迭色的問題很容易造成次色差)
3. 加入不含樹脂(如色漿、色母、色粉、金銀)的顏料一定要掌握好比例,不然會影響色牢度。
4. 任何品牌油墨都存在比重的問題,調色油墨在使用前請務必充分攪拌,注意黏度變化就會減少分離現象。

導致凹版油墨堆版與油墨結塊的因素
1.分散過度。因儲存不當,使油墨吸入水分,導致絮凝。凹版油墨體系中的顏料或填料不耐堿性連結料而被中和,發生化學反應而堆積。油墨中混入了紙屑或織物屑等。
2.錯用溶劑。如某些兩1性溶劑或活性溶劑分子發生締合而形成膠料大小的集聚體。
3.凹版油墨屈服值太高,墨絲頭太短,顏料含量太高,尤其是填料不耐堿性連結料致使其膨脹。如采用酸性溶劑作用后還原成固態,然后再用溶劑再溶解。
5.凹版油墨體中溶劑揮發梯度不平衡。尤其是真溶劑與助溶劑的比例不平衡,中和劑與助中和劑釋放(放熱)或揮發的不平衡。
6.當氨的加入帶入正在吸收的二氧化碳阻撓了各粒子的帶電,加速了氧化,促進了水中氧分子之間的合并,同時加入過量也會影響光澤度。
您好,歡迎蒞臨得利高,歡迎咨詢...
![]() 觸屏版二維碼 |